韵诺机器人服务电话

首页>新闻中心>公司动态

徐州工业焊接机器人来啦!

作者:韵诺机器人时间:2023-09-15 14:41:07

如果您想了解我们的产品,可以随时拨打我公司的销售热线或点击下方按钮在线咨询价格!
立即拨打电话享更多优惠:15152149740(刘)


   2008年底爆发的金融危机严重损害了全球许多行业。 但有一个行业是个例外,那就是工业机器人。

  爆炸性增长

  2008年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暴涨,给了工业机器人大显身手的机会。 那一年,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7500台,占此前24年总销量的三分之一。

  此后四年,工业机器人销量持续呈现高增长。 国内需求大幅增长,形成国内外产品并用的局面。 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粗略统计:2010年我国进口机器人2.34万台,同比增长130%; 进口金额5.28亿美元,同比增长69%。 2011年进口机器人3.8万台,同比增长62%; 进口金额8.66亿美元,同比增长64%。

2月3日 出厂调试_22.jpg

  2011年中国市场被称为工业机器人增长爆发年。 库卡机器人(上海)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邹涛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2011年库卡在中国的机器人销量实现了三位数的增长。今年一季度,部分企业延续高增长态势,部分产品仍供不应求。 沉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新松)今年1-3月实现营业收入2.3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47.79%;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过2600万元,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。 37.45%。

  上海东芝机械有限公司控制机械部胡志伟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,今年一季度在中国的出货量为20台,好于去年。 日本那智不二越(上海)贸易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刘晓东告诉记者,今年以来,每月出货量比去年有很大提高。

  同台竞技

  作为现代工业智能化的产物,工业机器人的大规模生产和使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和1970年代。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,日本发那科公司现已成为世界工业机器人制造领域的巨头。 2011年,其工业机器人销量突破25万台,同年中国市场销量为3400台。

  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市场拓展首先是从外资企业开始的。 1997年,发那科机器人进入上海; 2000年,库卡机器人自动化设备(上海)有限公司成立。 工业机器人早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汽车领域。 上海通用、广州本田等,发那科机器人是主力; 而大众、奔驰、宝马等德国汽车公司则青睐库卡。

  十年前,工业机器人的销售并不繁荣。 到2000年,中国工业机器人数量刚刚超过3500台。 但到了2008年,这一数字跃升至3万台。工业机器人在搬运、焊接、装配、喷涂、涂胶等生产环节的广泛应用,给了国内工业机器人厂商施展抱负的空间。

  新松背靠中国科学院沉阳自动化研究所,于2009年上市,是目前国内主板唯一上市的工业机器人企业。 2011年,新松机器人销售收入7.8亿元,同比增长42%。 与年产5000至10000台、年销售额数十亿美元的国外大公司相比,新松显然仍是一颗后起之秀。 但从国内整体行业形势来看,以新松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发展迅速,亮点颇多。

  广州数控装备有限公司开展机器人业务仅四年,但已与比亚迪、珠海格力等企业合作,推广机器人在生产线上的应用,还与多家国产机床合作广州机床厂、上海第三机床厂等厂家。 合作。 今年4月,广州数控投资4.5亿元在广州市番禺区新建工业园,占地17万平方米,建设工期四年。 主要生产工业机器人、精密电动注塑机等数控设备。 其中,工业机器人达产后,预计年产量将达到2000台/套,新增产值2.6亿元。

  与此同时,国外企业也在努力本土化,以加强与国内企业的竞争。 2011年12月,发那科总部工业机器人新工厂正式投产,月产能达到5000台,是以前的两倍。 据悉,主装配工厂总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,零部件加工厂占地1.5万平方米。 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工厂。 总经理稻叶义晴表示,世界对机器人的需求正在增长,公司将重组其生产体系,以充分满足世界的需求。 针对中国市场,发那科在上海拥有2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,主要用于二次开发、技术研发、应用实验、系统集成、安装调试以及备件服务。

  其他外资企业也在考虑本土化。 邹涛表示,从国外进口机器人会涉及到运输成本、交货时间等问题。 因此,从长远来看,外资企业本土化已成为趋势。 但短时间内不可能实现国产化,很多零部件仍需从国外进口。

  那智藤越也认同这种逐步本土化的想法。 刘晓东表示,公司产品现在都是原包装进口,未来希望实现国产化,但最快也要到明年。 与FANUC同类型、同应用领域的产品相比,那智不二越的价格与FANUC不同。 我们希望未来能够通过本地化来增强我们的竞争优势。

  新势力

  2007年,当汽车行业以外的工业机器人应用达到一半规模时,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化特征开始显现。 其制造商群体也成为制造业的生力军。

  工业机器人厂商群体在生产、营销、推广等方面开始相对独立运作,形成整体的趋势日益明显。 从营销角度来看,过去的产品推广主要是通过客户行业的展会进行。 例如,如果你想推广汽车行业的产品,你应该参加车展; 如果你想在铸造行业推广产品,你应该参加铸造展览会; 如果您想在焊接行业推广产品,您应该参加焊接展览会。 2012年6月刚刚结束的第十七届北京·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,展出了174台机器人。 库卡已连续第七次参加该展会。 在126平米的展位上,向观众展示了KUKA运动控制系统KMC、数控系统KU鄄KA.CNC、KUKA自适应补偿磨削系统,并推出了KUKAMyArc弧焊包金属焊接综合解决方案行业。 发那科机器人公司在17家合作伙伴的展位上展示了27台黄色机器人; 广州数控也走向了全国,从南京机床展到广州自动化展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。 然而,分散的展览无法与整合的力量相比。 因此,专业机器人展一推出,就赢得了厂商的青睐。

  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、上海东博展览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12中国(上海)国际机器人展览会暨中国机器人产业推介会将于7月3日至6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报名的企业非常踊跃。 沉阳新松展览面积180平方米; 广州数控展出面积218平方米,展出14类产品。 发那科展出面积108平方米,拥有8台机器人,应用于汽车、电子、金属加工等行业的焊接、搬运、去毛刺、检测等工艺。 库卡展览面积60平方米,展示库卡运动控制系统KMC和数控系统KUKA.CNC。 那智不二越展出面积120平方米,包括视觉传感机器人、码垛机器人、搬运机器人等产品。

  东芝将展出5台机器人,展览面积达54平方米。 胡志伟还特别介绍,有一个产品是去年底刚刚研发出来的,这次是首次在国内展出。 该产品专为中国市场开发,价格接近其他东芝机器人的一半。 目前,该产品在日本热销。 他还表示,东芝主要生产应用于电子、交通、装配等行业的小型化产品,这与FANUC、ABB和KUKA的产品不同。

  “只需两年的薪资投入,就可以得到一台可以24小时连续工作的高效机器人。” 广州数控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敏嘉的这句话,代表了他对工业机器人的定位。

  一个10万元以上的机器人,对于过去十年的中国消费者来说确实是昂贵的。 2001年,广州工业机器人的电费就高达近800元,比当地农民工高出20%。 但随着“刘易斯拐点”的出现,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。 按2001年不变价格计算,2010年农民工月工资达到1383元,是十年前的两倍多。 相比之下,工业机器人的价格不升反降。 如今机械臂的价格是 20 年前的一半。 因此,相关人士预测,只要未来几年设备及辅助设备的价格持续下降,工人工资增长的趋势不改变,亚洲使用机器人进行生产自动化将是必然的。

  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,当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达到4万台时,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就已经成为硬道理。 厂商群体也成为不可忽视的生力军。


工业机器人的选型,集成定制,价格,整体解决方案设计等,请留言,我们有专业的机器人技术工程师及时给您回复!

在线留言

电话:

姓名:

需求: